情系内大,扎根西北——努力做一名有责任、敢担当的内大人

作者: 时间:2023-05-19 点击数:


一转眼,从内蒙古大学毕业已经两年多了。喜闻母校6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作为校友心情激动,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那一刹那,熟悉的面孔浮现在眼前,熟悉的声音回荡在耳边。闭上眼,仿佛自己就在内蒙古大学校园的某一个地方,在那里看书,在那里做实验,在那里上课,在那里聊天,在那里打乒乓球,在那里开组会,在那里……时间飞快,六年的内蒙古大学学习生活,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画上了句号。那一刻,决定要离开心爱的母校,去选择我的人生方向。记得在那段时间,我的心情很复杂,不是抉择去哪里工作,因为我有选择的余地,只是因为不管怎么选择,我得离开内蒙古大学。

我记得很清楚,在我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结束的半个月时间里,开始认真思考和斟酌,最后决定到北方民族大学应聘。当然,这次应聘注定我要离开内蒙古这片热土,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新的人生旅途。

这一次的抉择,其实非常艰难。原因很简单,第一是我要离开生我养我的内蒙古,第二是要去到祖国的大西北。我的思绪很复杂,那里没有亲人,没有老师,没有朋友,对我来说什么都没有,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那段日子,真的是寝食难安,每天都在想象自己将来的生活、工作环境到底会是怎样?思来想去,在决定去北方民族大学面试之前,还是要亲自去一趟宁夏,考察一圈,给自己点安慰,特别是确认一下自己的选择和判断符合不符合自己心中的那个预期。就这样给了自己内心一个交代。于是,在2014年7月15日那一天我成为北方民族大学的一员,也意味着我真正地离开了内蒙古大学,踏上了崭新的人生道路。

可是,当我真正坐上从呼和浩特驶向银川的火车去往北方民族大学报到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现在是我的人去了北方民族大学,而我的心却仍然在内蒙古大学。也就是那一刻,一股酸酸的味道涌上心间,化作男儿勇敢的泪水在莫名的孤独陪伴下继续自己前行的脚步。

在火车上,六年的生活像浓缩了的电影,一幕幕从自己的脑海闪过。这里有亲如兄弟的舍友,有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有温馨温暖像家一样的实验室大家庭……突然发现,不舍是心中最真实的声音。于是,坐在火车上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矛盾,一直持续着两种声音的对话。

带着复杂的心情,记忆犹新地回想在内蒙古大学深造的六年时间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次经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这个环境和氛围中自己有了足够的成长,开阔了眼见、增长了见识、历练了心智、磨炼了意志、克服了困难。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吉教授,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作风、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段时间里,我面对的所有困难与挫折,最终都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力量与成长的动力。伴随着时间点点滴滴的积累与沉淀,培养了良好的心态,总结为几个关键词:随心、充实、满足、进取与快乐。

在内蒙古大学六十年校庆之际,我在北方民族大学正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有责任、敢担当的内大人,我不会辜负导师对我的期望,不会辜负母校对内大人的期望。

最后,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向导师赵吉教授、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每一位老师送上我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祝愿母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简介:

李靖宇,1986年生,男,博士。2008年9月—2011年7月,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专业硕士;2011年9月—2014年6月,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现工作于北方民族大学,从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方向为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

(节选自《珠光湖韵》第三集)


版权所有 中共内蒙古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推荐浏览器:IE 7.0 以上版本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