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桃李湖畔·我与内大图书馆”有奖征文】诗与远方在这里起航——我与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作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9级汉语言文学 栗星祥 时间:2021-04-25 点击数:


有没有那么一个地方,使人静心明智、让人畅想未来……博尔赫斯曾说:“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的安静和谐与美,正是它存在的真谛,无人不会动容。很幸运,自己能在人间天堂里工作。不,是生活。”

自从大一刚入学时,第一个参观的就是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当时她的庄严肃穆、她的汗牛充栋就惊艳到了我,仿佛有一股磁力一般吸引着我。

坐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里,翻一页泛黄的书卷,晚风从窗钻了进来,这时想起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连“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也映入脑海。抬头望着窗外的晚霞和月牙,桃李胡如一条丝带一样环绕着图书馆,萦绕在每一个内大学子的心头,思绪好像回到了很多年以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里,就在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前辈在凝神聚气、全神贯注地思索着问题?又或者哪个前辈正拿着圆规、直尺在工程图纸上画下了一个建筑的初稿,面前摊开的是一本厚重甚至书页已经泛黄的古籍。

又或者多年以后,这个位置坐的是一个22世纪的年轻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充满朝气与活力,翻看着《鲁迅全集》,内心深深地为“民族的脊梁”而自豪,在纸张上挥洒笔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是啊,走进图书馆的过程犹如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择一隅坐下,在《顾城的诗》中感受“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镜,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的含蓄;在《致橡树》中“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感受那爱情的理性;在《眀史》中感受一个朝代的风起云涌和兴衰没落;在《诗经》中体会先秦劳动人民心中那“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纯美的爱情。

字里行间的幸福,笔墨纸砚的温度,都让我们在诗与远方的征程中欣然向往。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确如此,无奋斗不青春!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图书馆又为我们内大学子提供了如此丰厚宝贵的学习科研资源,我们

应该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始终相信“青衿之志,屡践致远。”只要我们心怀理想,我们为之不懈努力,即使屡战屡败,我们也仍要屡败屡战。而图书馆就是那个让我们即使屡屡失败、即使失意悲伤、即使彷徨孤独,也仍旧会带我们走向那个我们所期待的远方,让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版权所有 中共内蒙古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推荐浏览器:IE 7.0 以上版本

蒙ICP16002391号-1